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JOURNAL OF CHANGCHUN FINANCE COLLGE

金融论丛

  • 数字金融驱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理论逻辑与现实选择

    任春玲;

    数字金融作为现代金融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的产物,在新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其核心价值在于精准契合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征,通过释放要素配置效应、创新支持效应与资源平台效应,全面提升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速度与质量效益。尽管数字金融在驱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方面优势显著,但仍面临不少阻滞。因此,只有从技术突破、制度创新、生态协同、风险防控四个维度精准施策,形成“技术共进、制度适配、生态共生、风险可控”的良性互动格局,方能充分释放数字金融的赋能效能,为新质生产力的培育与壮大注入持久动力。

    2025年05期 No.184 5-1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45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农业“保险+信贷”对农户增收影响研究

    周孟亮;胡丹;

    本文基于2013—2022年的省际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农业“保险+信贷”模式对农户收入的影响及其机制。结果显示:第一,农业保险与农业信贷协同增收效果优于单独增收效果。第二,农业信贷在农业保险对农民增收的影响路径中起到了显著的中介作用。第三,异质性分析表明,农业保险和农业信贷协同增收效果在经济较为发达的东部地区更为显著。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本文提出创新农业“保险+信贷”产品、加快构建农业保险机构和信贷机构信息共享机制等建议,以期促进农户增收以及农村“保险+信贷”的深度融合。

    2025年05期 No.184 1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29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我国玉米期货价格的影响因素分析

    李静怡;闫少华;

    玉米广泛应用于食品、饲料以及工业加工等领域,因此始终在全球的农产品市场中占据关键地位。农产品本身受季节、天气等不确定性因素影响,价格波动较大,因此玉米期货作为一种具有金融属性的投资产品备受关注。玉米期货价格波动不仅影响期货投资者的损益,更与产业链相关者利益紧密相连。本文通过梳理玉米期货基本情况,从供求关系维度分析经济因素对玉米期货价格的影响机制,并借助实证分析探究这些因素对玉米期货价格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豆二期货价格、生猪期货价格以及小麦现货价格会对玉米期货价格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而人民币汇率会对玉米期货价格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基于此,本文分别从投资者和产业角度提出相关建议。

    2025年05期 No.184 26-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09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金融文化

  • 吉林永衡官银钱号清册档案的历史价值、金融价值研究

    金雨霖;

    吉林永衡官银钱号作为清末民初东北地区重要的地方银行,其清册档案不仅记录了该机构的兴衰历程,还反映了当时金融市场的变迁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吉林永衡官银钱号的建立背景、职能机构、货币发行、经营活动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清册档案的历史价值与金融价值,揭示其对吉林乃至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025年05期 No.184 34-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9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科技金融

  • “双碳”背景下吉林省绿色金融发展的问题研究

    葛宣余;

    2021年,国家将“双碳”目标纳入“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规划。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绿色产业快速发展,而绿色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绿色金融的支持。为此,吉林省已经积极开展绿色金融服务,并取得了一定成绩。例如,吉林省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绿色金融政策,各级商业银行成立了绿色金融管理委员会并推出了一系列绿色贷款、绿色保险、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等。尽管如此,吉林省绿色金融的发展仍处于全国较低水平,且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有关绿色金融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期促进绿色金融的发展,助力“双碳”目标的实现。

    2025年05期 No.184 39-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68K]
    [下载次数:1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普惠金融

  • 农村金融赋能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问题研究

    胡璇;姜抒含;

    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国家战略框架下,农业新质生产力被视为破解传统农业粗放增长,实现农业强国目标的核心抓手。本文以农村金融体系为研究对象,系统探讨其对农业新质生产力的赋能意义、现实成效以及阻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农村金融深度赋能农业新质生产力提供有效支撑。

    2025年05期 No.184 47-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65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数字普惠金融服务吉林省乡村振兴:逻辑、困境与对策——基于省内村镇的调查研究

    王莹;宋京泽;

    乡村振兴是实现我国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发挥数字普惠金融服务作用,有助于进一步推进乡村振兴。本文从覆盖广度、使用深度、数字化程度三个层级设置调查问卷,调研吉林省的数字普惠金融服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数字普惠金融服务吉林省乡村振兴的对策建议,以助力全面实现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

    2025年05期 No.184 54-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29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经济纵横

  • 全球数字经济发展对我国服务出口影响的实证研究

    徐惟;黄楚欣;

    服务贸易是国际贸易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等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经济应运而生并逐渐渗透到服务领域,对我国服务出口贸易产生重大影响。为探究全球数字经济发展对我国服务出口的具体影响,本文基于37个样本国2009—2022年的跨国面板数据,构建了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第一,贸易双方共同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显著促进我国服务出口贸易额的增长;第二,该影响在不同国家之间表现出显著异质性,在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一定的前提下,进口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和国民生产总值越高,对我国服务出口的促进作用越强。

    2025年05期 No.184 63-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71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

    折乐垚;

    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设立是中国在新时代背景下推进改革深化与对外开放的关键战略部署,其所引发的制度变革力量对于激活国内市场经济活力、加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利用2000—2022年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构建双重差分模型,从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两个方面实证分析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并进一步讨论了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影响产业结构升级可能存在的机制。研究发现:第一,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设立有效促进了我国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第二,由于资源禀赋和区位条件差异,影响效应在内陆和沿海地区存在差异性;第三,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主要通过提高市场化水平和人力资本水平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2025年05期 No.184 74-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53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新质生产力赋能现代化产业体系影响研究

    刘稷蕾;

    新质生产力是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重要动力,是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基础上形成的新型生产力体系。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注重信息化、智能化、绿色化,其重要动力在于创新驱动和人才培养。新质生产力通过技术创新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和附加值,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现代化,提高生产效率和竞争力,促进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建设。实现国民经济体系优化升级的重要手段是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它也推动了高质量发展。在此背景下,深入研究新质生产力与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互动关系,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学术价值,而且对指导实际操作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应加强政策支持引导和人才培养引进工作、健全要素自由流动和融合发展机制、改造传统产业,从而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和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2025年05期 No.184 84-90+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3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新《会计法》下企业内部财会监督发展现状分析

    孙金枝;

    2024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以下简称《会计法》)对企业内部财会监督提出更高要求,这与2023年国家关于构建起多部门协同的财会监督体系的总体要求相适应。本文剖析新《会计法》修订内容及其对企业内部财会监督要求背景下企业内部财会监督发展现状,梳理现存问题,提出企业内部财会监督优化路径的思考建议,旨在通过多维度改革提升企业财会监督效能,保障会计信息质量,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2025年05期 No.184 91-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1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下载本期数据